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市州扫描

宜昌:解码青年公寓保障房撬动人才战略的留才密码

2025-04-02 15:05 来源: 三峡日报

一间公寓的“青春引力”

——解码宜昌青年公寓保障房撬动人才战略的留才密码

3月25日,宜昌城发城寓·青年未来城(银钻)项目启动283套公寓的摇号选房,再现“一房难求”。

此前,城发城寓·青年未来城(金钻)223套房源曾创下“千人抢房”的盛况。青年公寓为何如此火爆?背后折射出宜昌怎样的城市发展战略?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从“一房难求”看安居刚需

3月30日早上8点,27岁的许慧阳已经在城发城寓·青年未来城(金钻)服务大厅门口等待。尽管选房9点才开始,但现场早已人头攒动。许慧阳搓着手,不时查看手机,手机小程序里,可以预约看房时间,叫号时也能查看可选的房源信息。

早在去年11月30日,城发城寓·青年未来城(银钻)项目样板间正式开放,许慧阳就相中了67㎡的两居室。选房序号是72号的他,盯着选房进度表,“我就想选个高楼层,通风和阳光好。”

“72号……”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小跑着来到选房区问道,“高楼层还有吗?”

工作人员肯定回复后,快速核对信息:“67㎡两居室,月租1880元,确定吗?”

许慧阳几乎没有犹豫:“确定!”签完字的那一刻,他长舒一口气,高兴地走出大厅,掏出手机给家人发语音:“妈,选到了!我在宜昌住上新家了!”

这样的场景在选房现场不断上演。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银钻项目283套房源吸引的申请人数远超供给。

这样的场景也并非首次出现。2024年4月,宜昌首个新建保障性租赁项目——城发城寓青年未来城(金钻)开放申请时,223套房源,超1000人登记,中签率仅22%,小户型甚至“秒光”。

从“有房住”到“住得好”

去年秋天,曾超正在为租房发愁,租住房即将在11月到期,2023年调到宜昌工作的他,一直租住在东站对面的小区,“之前租的100平方米房子月租要2500元,每天通勤单程开车至少半小时。”

曾超偶然看到朋友分享的金钻公寓信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通过小程序登记了看房申请,排队月余后,曾超搬进了金钻社区一套一室一厅的公寓。

月租1500元左右、步行几分钟就能走到单位、每月一次免费清扫、24小时值班的物业和智能门锁让独居的他安全感倍增。

这个50多平方米的小窝,不仅解决了曾超的居住问题,更让他看到了在宜昌扎根的可能。今年,来自恩施的他已经计划在宜昌购置新房,“我可以享受5万元的人才购房补贴。”曾超坦言,正是金钻公寓的居住体验,让他下定决心留在宜昌,“一个连租房都这么用心的城市,值得托付未来。”

宜昌城发集团房投公司总经理汪斌说,青年公寓的火爆,离不开对青年需求的精准把握。

宜昌的青年公寓严格遵循政府指导价格,租金按不高于同地段、同品质房源市场租赁价格的90%确定。以金钻项目为例,40平方米单间月租仅千元左右,床、桌椅、沙发、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在汪斌看来,更吸引人的是,青年公寓不再只是居住空间,而是社交、创业、学习的综合平台。传统租房市场往往只解决“住”的问题,而青年公寓则更注重“住得好”。金钻按照“青年之家”的标准倾心打造架空层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内设有阅读区、自习室、桌游区、健身房、共享厨房等,并定期组织摄影、烘焙等青年夜校课程及各类社群活动,这种“住房+社群”的模式,恰好契合了当代青年对品质生活和社交归属的需求。

从“双向奔赴”到“相互成就”

2022年6月,宜昌作为我省唯一代表成功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至今累计出台30多项“惠青”政策和“暖青”项目,宜昌成为吸引青年创新创业、安居落户的热土。

为解决青年住房安居问题,宜昌筹集1.8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在市中心通过盘活存量零星地块新建金家台、商校、地建三个青年安居项目,打造“短住+长租+优购”青年安居体系。像曾超这样在宜昌的青年人,完成从过客到主人身份转变的不算少数。

在伍家岗区金巴岭社区,闲置地下停车场被改造成300平方米的“岭上·憩”共享活动室,乒乓球、台球等设施一应俱全。这里诞生的十七八个“青年搭子”社群,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力量。类似的场景遍布宜昌——新增的407处青年文化休闲和公共绿地、230处青年体育健身场地,新建的63个“青”字号口袋公园等设施,正在重构城市的“青春肌理”。

这种空间重塑伴随着产业升级。随着人福、兴发等本土企业走向全球,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重资布局,宜昌正致力为青年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

青年夜校、草坪音乐会、三峡大坝青年集体婚礼等活动,重塑着城市气质,让城市活力与青年生活深度融合。

3月30日,银钻项目选房的当天,宜昌第四届“330”三峡人才日主题活动也拉开了帷幕,这座长江之滨的城市再次以最高礼遇向各界英才发出邀约。

这一年度盛事已成为宜昌引才聚才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宜昌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搭建创新创业服务等各类平台,迭代升级“1+4”人才政策,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仅3年时间,就吸引了超20万各类人才奔赴而来。

眼下,随着银钻项目选房结束后,又一批青年人将在宜昌安家,而这座城市“为青年筑城”的故事,一直在继续。(杨雪

来源:三峡日报(2025年4月2日 第A2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