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市州扫描

宜昌:挖掘城市生活美学 让“来电之城”持续“放电”

2024-07-26 09:06 来源: 三峡日报

城市生活美学是城市物质文化符号的一种形象表达,对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宜昌是拥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好生活栖居地,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较好融合,闪耀着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光芒。应充分发挥宜昌独特的生态、人文、空间等优势,构建宜昌城市生活美学,用“可视”城市形象和“可感”的城市气质,让“来电之城”品牌形象更加立体鲜活、影响力更加持久深入。

打造城市层次感,丰富美的内容。用建筑和布局体现城市生活方式,让城市经得起品、耐得住看。空间维度上,多维利用城市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区域,打造有层次、有差异,能看、能玩、好品的城市多元空间。依托“三馆三中心”、屈原书城、“长江艺术小镇”等文化空间,经常性举办主题沙龙、综合展览等活动,打造“书香宜昌”“诗满峡江”等文化品牌。通过艺术展演、公共雕塑、历史墙等形式展示屈原、昭君等本地名人形象,讲述家国、和美故事,互动式呈现峡江号子、南曲等非遗传统音乐。时间维度上,打造覆盖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的生活场景。春季围绕“灯会焰火、花海徜徉、游园品茶”,夏季围绕“山果采摘、漂流戏水、高山避暑、露营观星”,秋冬围绕“赏秋观叶、高山滑雪、温泉养生、踏雪品橘”,打造具有宜昌辨识度和吸引力的生活时刻。精心设置24小时场景菜单,推介宜昌红油小面、松针包子等特色早餐,普及长江肥鱼宴、屈原家宴等主题宴席,做强陶珠路夜市、华翔龙虾城等夜宵品牌,以独特美食味道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将宜昌打造成美食地标城市。

增加城市设计感,营造美的空间。打造自然与人文艺术结合,兼具设计感和社交属性的城市生活美学场景。以个性化店招设计促融合之美,鼓励户外店招、广告牌融入“来电”“屈原昭君”“三峡”“山水”等本土文化元素。并配合“来电之城”主题,支持图案logo、各色灯箱设计添加日间与夜间两种不同创意场景,营造“和而不同”“日夜有别”的街景效果。以多样化场景建构促聚合之美,串联主题街拍、零售店铺、人文景观,为消费者打造一个集年轻力、美学力、社交力为一体,精致而充满能量、时尚又不失温度的“宜美生活”城市商业综合体。同时探索在二马路、红星路等老建筑中设置现代艺术画廊、设计工作室,为历史街区注入美学新活力。以多元主体参与促整合之美,创新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运营模式,整合美术馆、艺术市集、文化企业等资源,契合潮玩经济、夜间经济、颜值经济等新风尚,规划打造慢享生活街区、特色美食街区和先锋艺术街区,形成多层次艺术商业聚落。

营造城市氛围感,创造美的事件。从培育独具气质的氛围感入手,让未来的宜昌呈现中华文化之美、展示长江文明之魂、彰显现代文明之风。打造有“故事感”的生活场景。挖掘城市本身的故事格调,用“小确幸”构架城市“大幸福”。既讲好宜昌的“好山好水、好产好业、好人好事”,又讲好宜昌人热血、文明、善良、时尚的鲜活形象,让城市和市民更加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组织有“参与感”的体验场景。依托展览馆、文化体验中心,展示宜昌的诗词文脉、民族风情、抗战历史、码头文化。以街区为单位,定期举办户外电影之夜、街头艺术展、手工艺市场等活动,吸引游客围观参与“本地人的生活”。推介有“松弛感”的旅行场景。重点打造“治愈系”宜昌。抓住现代人“逃离都市”、回归乡野的心理需求,推出“来宜昌开启一场充电治愈之旅”场景,让广大游客拥有“山水美景润泽眼睛、烟火美食挑动味蕾、浪漫诗歌抚慰精神”的独特体验,让宜昌成为游客心中理想的城市栖息地。( 周望)

来源:三峡日报(2024年7月26日第A5版)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