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关于湖北省第一批省级“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情况通报

关于湖北省第一批省级“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情况通报

2022-09-07 15:38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索 引 号 01104325X/2022-29663 分    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发布机构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成文日期 2022-09-06
文    号 厅头〔2022〕1716号 效力状态 有效
文件名称 关于湖北省第一批省级“美丽街区”创建工作情况通报 发布日期 2022-09-07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城管委(局):

根据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共建美丽街区、共管城市家园”活动的通知》和年度工作安排,省城管局组织验收专班对2021年度申报创建的第一批美丽街区”进行了调研评估,现将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价情况

工作专班严格按照《湖北省“美丽街区”评价标准(试行)》,对各地申报创建的24个“美丽街区”进行现地查看,照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共享等5个类别20项具体指标逐一进评估打分,经评价,宜昌市伍家岗区中南路街区、潜江市梅苑街区、武汉市江岸区惠中社区、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体育中心片区、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华侨城片区、孝感市槐荫路街区、随州市曾都区白云湖街区、随州市高新区熊家片区、荆门市竹皮河社区周边街区、黄冈市西湖街区、咸宁市白茶街区、襄阳市七里河街道大石桥社区、鄂州市澜湖社区、荆州市工农村街区、恩施州恩施市小渡船街道机场路社区、黄石市磁湖商贸生态休闲街区、黄石市美丽铁城生态街区、黄石市中华诗词欧式花园街区、仙桃市干河街道办事处街区、十堰市张湾区放马坪2路花果街道办事处街区、天门市天门新城等22个街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经验做法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地成立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明确牵头部门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宜昌将美丽街区创建写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增能级、提品质的实施意见》,纳入《城市提质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和五年攻坚计划》,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建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主持的指挥督办机制,形成高位指挥、高层统筹、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武汉市开展“双百”示范创建和达标整治活动,实行“美丽街区”和示范片区同步推进、同步调度、同步提升。各地城管部门积极担当作为,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因地制宜科学选点,克服资金缺、时间紧、任务重多重困难,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协调区、街办以及相关责任单位有序推动专项工作。

(二)注重问题导向。各地严格对照“美丽街区”创建标准,查找问题短板,整体提升街区功能和城市品质。武汉市制发专项简报推广江岸区历史风貌区管理、江汉区西北湖片区共享单车停放“三区一联动”管理模式、东西湖区党建引领、社会共建等亮点举措,推进各区互相交流借鉴。随州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片区内微循环,进行雨污分流、路面硬化、墙面粉刷,新增大量文体设施。荆州市对65栋楼栋实施违章拆除、排水管网、路面刷黑、旧城区墙面、楼梯基础设施、线路四网合一等改造。鄂州市注重提升城市绿量,充分利用城市建设、企业厂区闲置产生的裸露地、空闲地块,优先“留白增绿”。咸宁市将生态、绿色理念融入美丽街区创建,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建设两处生态小游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闻香、移步赏景”。

(三)坚持共同缔造。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坚持共同缔造工作理念,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充分发动辖区党员、志愿者参与街区治理和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制作各类标识牌、发放宣传单、入户调查等形式,提高居民共享共治意识,街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武汉市将创建范围纳入路长制责任区域,发动城管执法、市场监管、司法、社区、辖区共建单位、行政企事业单位、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创建,形成“1+N”联防联治模式。随州市大力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建设党建综合文化长廊,擦亮“微笑白云湖”服务品牌,响应红色物业创建,加强居民共治效能,调动无职党员认领社区岗位,设置“逢四说事”室,动员各小区业委会积极参与基层事务治理。宜昌市通过召开业主大会、开展问卷调查、小区微信群、公益广告等方式,充分发动企业、单位、门店、居民广泛参与美丽街区创建的核心作用。天门市在新城社区建设50米文化长廊,将社区党建、街区创建有机融合,激发居民爱党爱国情怀。

(四)挖掘特色文化。各地注重彰显地域文化底蕴,打造人文历史特色街区。如黄石市注重发挥特色优势,在光明里历史街区改造修缮中,融入了铁山独特的矿冶文化特色元素,还原街区历史风貌在孔雀苑社区改造中,将文明城市创建和诗词文化特色融入一体,打造诗词主题广场和文化长廊咸宁市因地制宜打造网红墙,对淦河大道长约55米、高4.6米破损旧墙进行改造,用“我爱咸宁”点题,搭配数字“520”,融入市民休养娱乐生活形态和咸宁桂花、楠竹等元素做点缀,让旧墙换新颜,市民纷纷前来“打卡”。襄阳古城将街景与特色商业相结合,十堰市花果街道放马坪吸收闯王放马故事传说及东风汽车公司建设发展历程,通过夜景亮化进行情景再现。

三、存在问题

(一)工作统筹不够。个别地方政府统筹力度不够,城管部门牵头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同程度存在城管部门单打独斗,其他部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没有形成创建合力。

(二)创建经验不足。个别市(州)在创建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对照标准开展工作,没有找准找全问题短板,满足于一般性的市容卫生整治,有的缺少资金保障,有的没有充分发挥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导致效果不佳。

(三)精细程度不高。少数地区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虽然台账资料较为齐全,但工作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有的施工工地物料乱堆放,出入口清洗场设施简陋;有的沿街餐饮门店油污污染路面,商铺“一店多招”;有的人行道路破损,绿化带存在卫生死角;有的小区存在违规搭建阳光房,空中管线乱牵乱挂;有的非机动车停车秩序比较混乱。

四、有关要求

(一)建立健全机制。要加大对“美丽街区”创建工作的统筹力度,提高站位抓创建,跳出创建抓创建,统揽全局抓创建。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成片、三年成群、五年覆盖”的工作思路,长期谋划整治提升项目,全面推开创建工作。要通过现场调研、现场办公、专题调度、专项检查、重点督办等多种方式,推动解决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城管、住建、公安、应急等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加强协调联动和行业指导督办。

(二)强化共同缔造。要突出党建引领,广泛深入开展共同缔造,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充分调动基层干部、下沉党员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完善街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的空间环境,激发街区发展内生动力,结合美丽街区创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补助、区财政投入、居民自筹、物业维修基金、引进投资商等多种方式,广辟渠道筹措资金。适度增加奖励激励机制,提高创建热情和积极性。

(四)注重品质提升。紧盯街区中市容环境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结合县城品质提升、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增绿、历史文化街区创建等工作,不断提升、改善、巩固街区人居环境,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品质形象。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月96

(此件公开发布)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