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关于对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3015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30153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31 16:30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索 引 号 01104325X/2023-22359 分    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发布机构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文日期 2023-08-30
效力状态 有效

您提出的有关建议,针对当前我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缺乏文创赋能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融入历史文化传承的各个方面,新文创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已经成为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中充分融入新文创建设非常必要。在您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我省住建部门不断加强保护名镇名村的历史文脉、农耕文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已开展的工作

(一)坚持政策引导高位推动

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具体措施》,对我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家库,指导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成了省级历史文化保护中心。针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风貌管控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编印了《湖北省传统村落风貌建设导则》,8月份,在荆州市召开了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现场会。

(二)坚持设计下乡共同保护

去年,组织全省十二所高校开展传统村落全面调查建档,排查出有保护价值的842个传统村落,并建立了数据库平台,组织省内重点院校建筑、规划等专业专家学者开展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修缮对接帮扶和设计工作,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县(市)进行实地指导,对亟需抢救性修缮的传统建筑提出修缮保护方案,指导传统建筑修旧如旧,保留历史建筑的传统风貌和文化精髓,以工作室、写生基地、毕业作品等多种形式发挥院校学生在传统建筑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三)坚持活化利用文化挖掘

通过系统保护、联动保护,切实履行好保护传承工作责任。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选择有价值、有故事、有载体的历史文化资源,找准“绣花”“织补”、民生优先、系统思维、共同缔造等活化利用路径,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试点工作。对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别是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保护,部门村落建立了文化传承村史馆,并将恩施摆手舞、通山板凳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产业充分融合。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示范创建。指导麻城、通山、红安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在打造重点村落的同时兼顾片区其他村落,串点成线,侧重于文化挖掘长江文明、红色文化和红色历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支持培育8个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形成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湖北名片,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

二是推进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活化利用。采取“策----营”的系统思维,做到艺术、数字、运营三个前置,认真研究今天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特别要关注年轻一代的文化需求,在保护的前提下植入与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现代化元素,营造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的场景,实现保护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借助民间力量,复原传统工艺,更新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技术。开展传统工匠培训。

三是加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宣传推广。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整理、挖掘、提炼和传承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营建的理念、智慧和方法,宣传推广省级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旅游导图,通过各级媒体加大对传统村落的推介和宣传力度,借鉴全国各地工作经验,将资源禀赋较好、开发条件较好的传统村落进行统一打包,以整体开发推介会和使用权交易平台等方式,让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助推剂。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830

(此件主动公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