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关于对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30237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湖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230237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31 14:46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索 引 号 01104325X/2023-22016 分    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发布机构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文日期 2023-08-23
效力状态 有效

一、关于“完善名城(镇、村)名录”的建议

近年来,我厅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大力推动有条件的市县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截至目前,我省共拥有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43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5个,湖北省历史文化名镇7个,湖北省历史文化名村18个,已建立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名录。目前,我厅正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申报第八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要求,组织相关市县申报新一批名镇名村,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城名录,同时,我们也正在指导各地按照《湖北省历史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持续深入开展历史建筑调研摸排工作,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名录,做到“应保尽保”。

二、关于“做好特色产品开发和做好统筹与配套”的建议

我厅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住建部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坚持“省厅推进、地方实施、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特别是对照《湖北省旅游“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地段等的旅游化利用,策划和建设一批体现文旅融合发展的项目;支持建设以文旅融合为主体的城市新区、城乡功能区,推动不同类型的城市新区、城乡功能区体现文旅融合功能”的要求,我厅与省文旅厅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更好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历史山水格局保护。省级层面组织开展了《湖北山川形胜文化景观研究》,梳理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夏商周时期、楚国八百年时期、秦汉至三国时期、隋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近现代时期的重要山川形胜文化景观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要求,为我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推进城市风貌提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保护修缮和人居环境整治,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更新、微改造方式,整治不符合传统风貌的建(构)筑物,因地制宜增加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延续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功能。如武汉及时修缮升级中山大道、首义文化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武昌古城等,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对风貌区内特色街巷及重要旅游道路进行全要素改造及综合景观提升,提高公共空间景观品质及城市形象,为武汉旅游提升了品质。

三是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有效保护基础上,指导各地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模式,形成了武汉市昙华林、宜昌二马路、荆州市沙市洋码头、黄石华新水泥厂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武汉巴公房子、翟雅阁、平和打包厂、永利银行、黄石油铺湾1号民居等历史建筑(文保单位)活化利用,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宣恩县两河口村文旅融合模式、传统村落麻城市民宿康养模式,鹤峰县红色传承模式等一批活化利用典型,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踏访人文山水。如荆州将沙市洋码头历史文化街区内原废弃的打包厂厂房、候船室等老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将街区打造成集文化展示、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滨江观光、运动健身、文创空间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长江商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长江沿岸靓丽的文旅名片,成为荆州旅游攻略推荐打卡地。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提高思想认识,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进一步推动将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一批将“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案例,促进荆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展示荆楚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8月23

(此件公开发布)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