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平台管理地下管线
——潜江市东城区地下管线信息平台建设扫描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0年8月,潜江市启动东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迎来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这标志着潜江市东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地下管线的管理、开发和应用从此进入信息管理时代。
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凝聚着决策者、参与者、建设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A 领导重视 部门支持 合力做好普查前期工作
潜江市一贯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早在2010年3月召开的市人大六届五次会议和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就分别提出了《加强城建档案工作刻不容缓》的人大第118号议案和政协第51号提案,要求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平台。
为更好地服务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东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潜江市重点加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潜江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住建委主任任副组长,各地下管线产权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住建委城建档案馆,负责地下管线普查日常工作,由此拉开了潜江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的序幕。二是加强工作协调。城市地下管线涉及供水、排水、供气、供电、电信等多个产权单位和规划等管理部门,单位多、工作量大,为整体推动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市政府先后召开2次协调会,明确各单位上报资料的时间和要求,并开展了专项督办,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三是相关部门、产权单位大力支持。在普查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地下管线产权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市规划局无偿提供了最新的1:500电子地形图和控制点资料,市交警支队为普查工作提供交通安全保障,市自来水公司、市华润燃气公司、市供电公司等部门派专人引导探测员开展探测,电信、移动、联通、视通网络、排水等产权单位按要求精心整理所属管线资料,按时提交给市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
B 精心组织 有序推进 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普查涉及范围广、种类多、时间紧,为确保普查成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市住建委及所属各相关单位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扎实开展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
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市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已收集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了全面整理,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潜江市东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潜江市地下管线普查的范围、种类、总量等基础数据。
2012年12月,潜江市东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探测项目正式启动,按照市领导的要求,市住建委在潜江日报发布招标公告,经招标办严格招投标,实力强、技术雄厚、经验丰富的河北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被选为施工单位,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被选为监理单位,确保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2013年3月,潜江市城市地下管线外业探测工作正式展开。根据潜江市城市布局状况和探测要求,共划分6个探测小组,分区域同时对南起杨市办事处六支渠、北止泽口汉南闸、东起潜龙药业、西止东荆河66.39平方公里内宽度超过5米的65条市政道路下的15类地下管网开展了外业普查。本次普查共投资约350万元,取得如下成果:普查管线总长度1010.64公里、探测管线点32533个,其中明显点18813个,隐蔽点13720个,布设RTK图根控制点326个,编制1:500综合地下管线图539幅,1:1000专业管线图1266幅,编制管线点成果表195册,并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和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C 统筹谋划 多方论证 科学建设信息系统平台
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领导决策、规划设计、管线施工、道路挖掘、房屋拆迁、事故抢险等提供管线信息服务。
2013年6月—7月底,邀请各权属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外业普查数据成果审查,针对各产权单位在图审中提出的问题,组织施工单位和产权单位深入现场,反复核实,现场整改,保证了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操作性、使用性,做到简便、快捷,2014年6月3日至6日,他们分批邀请各产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操作测试,并现场答疑,操作系统得到了产权单位的一致认可。该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查询分析、管网三维、配置管理等模块,采用国际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作为系统的基础平台,利用大型商业数据库(Oracle)技术存储管线和地下数据,集数据管理、共享、交换、应用与动态更新为一体,为地下管线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能有效地节约资金,做到快捷服务。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