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

2019-04-21 14:48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起步于20世纪中后期。其前身是由原市城建局资料室与县建委设计室技术资料室合并组建而成的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档案室。1985年8月,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建档案工作,开始筹建市城乡建设档案馆。1987年4月17日,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经荆门市编委批准成立(荆编机〔1987〕22号)。2001年7月,荆门市城建档案馆经市编委批复加挂“荆门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处”牌子(荆机编〔2001〕287号),赋予了市城建档案馆行政执法职权。2009年7月,在硬件各方面条件基本成熟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争取,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市编委批准加挂“荆门市建设信息中心”牌子(荆编办发〔2009〕32号),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市城建档案馆在国家、省城建档案工作会议上多次受到表彰,2013年被授予全国城乡建设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青年文明号、市住建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市住建系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集体、楚天杯创建先进集体、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工作创新先进集体、市园林单位、庭院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现馆藏140000余卷,其内容涵盖城市规划、测绘、勘察、城市建设管理、市政公用设施、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大量的城市建设档案,多种比例尺的航测地形图,历史文化遗址照片,荆门历年国民经济和人口统计档案、资料以及地名、气象、行业志书等。

为适应城建档案现代化发展需要,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荆门市城建档案馆在原有馆库980m2的基础上,开始兴建新馆库大楼。新馆库于2010年9月30日竣工投入使用。新馆库大楼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市级三类标准设计建造,建于象山大道北端、苏畈桥东南角(象山大道10号),建筑面积7584.3m2,可满足今后50年发展需要。

荆门市城建档案馆馆库设备、办公设备、声像设备等基本能够满足各项管理和业务需要。现拥有手动式密集架、铁皮档案柜、图书柜、底图柜、防磁柜、空调机、去湿机、温湿度记录仪、高速文档扫描仪、大型工程图纸扫描仪、复印机、摄影摄像机、录像机、非线性编辑机、服务器和计算机、打印机以及消防设施等一系列较为齐全的城建档案现代化设备。

荆门市城建档案馆现已建成内部局域网并开通城建档案网站(www.jmcjda.com.cn),已完成馆藏档案数字化扫描和内外网的挂接任务,初步实现城建档案管理全过程的计算机集成化管理。目前,网站上的目录数据库已完全建成,并能实时更新。

在荆门市城建档案馆的指导和带动下,荆门所辖县市各城建档案馆也在近年内相继安装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并投入运行,为湖北省首个城建档案全部实现系统化管理的城市。

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于2013年5月对城市规划区100平方公里内的地下管线进行了探测,完成管线探测长度2398公里。

在地下管线普查完成后,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依托MAPGIS平台,初步建立了荆门数字市政综合管网平台,实现各类专业管线、管孔等的信息录入、管理、查询、统计、分析、图形输出、管线数据检查、更新等功能,满足了地下各类管线的规划、勘探、维护、施工和管理的需要。目前已及时为城市建设多次提供利用服务,如:为编制荆门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竹皮河综合整治项目设计、联成热能换热站行政新区供热管网施工图设计、阳光大道施工图设计等多个大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有效的提高地下管线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网站链接:http://www.jmcjda.com.cn/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