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住建委借力“大走访”求真务实促脱贫
本网讯 兴山县峡口镇黄家河村为省级贫困村,属半高山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全村版图面积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10亩,共有4个村民小组339户90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248人。宜昌市住建委作为扶贫帮扶队长单位,借力“大走访”为该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采取了有力措施,成效显著。
一是立足真访,做好“民情账”。结合春季攻势、“回头看”等要求,市住建委牵头召开市直驻黄家河村帮扶单位扶贫工作专题办公会,谋划制定工作计划。市政府副市长卢军三次到村走访调研,为村里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审定方案、筹措资金;委党组书记、主任张毅亲自带队,先后四次到村入户走访贫困户,现场解决疑难问题;委各科室帮扶责任人也集中或自发按照工作要求定期走访贫困户,累计近200人次。不仅为多个贫困户解决了外出务工增收等实际问题,还对村里的贫困学生、困难党员等重点人群也连续开展了捐助生产生活物资、落实助学资金等帮扶行动。
二是立足实际,做好“帮扶账”。阵地建设换新颜。黄家河村委会仅三间办公室,面积狭小且漏雨,修缮无效。市住建委立即与市建筑业协会沟通,爱心企业家决定为黄家河村援建新村委会。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宜昌推广的大环境,采用装配式轻钢结构,上下两层、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成为全市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第一批项目。市住建委结合村阵地建设的要求,一并将医疗卫生、组织阵地、便民大厅、电商中心、图书阅览、物资仓库等功能集中纳入,使黄家河村委会成为峡口乃至兴山所有村委会建设的亮点,目前新村委会主体和室内装饰施工已完成,达到入住条件。建黄公路提档次。建阳坪至黄家河公路是目前全村唯一的进出通道,全长6.8公里。但路径有多处漫水路面,一遇大雨,河水暴涨,行人车辆都无法正常通行,是村民出行重大安全隐患。卢军副市长召开专题办公会决定按高标准旅游公路建设建黄公路。市住建委多次到现场实地勘察,针对建黄公路的地域特点,提出多条建设性意见。目前,已完成建黄公路的勘察、设计、可研、图审、财评及公开招标程序,施工单位正在进行施工准备。环境整治出亮点。市住建委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近100万元用于黄家河村集中安置小区的环境整治。目前,依据委党组会议定的“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提升村庄整体居住环境、倒逼提升全体村民的环保意识”原则,设计单位结合村庄整治总体规划进行初步设计,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按最美村庄标准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三是立足发展,做好“收入账”。自市住建委对口扶贫黄家河村以来,全面落实帮扶责任,针对所对口帮扶的贫困户实际情况,拿措施、促脱贫。经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帮扶,黄家河村的贫困面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经测算,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150元提高到了目前的近7000元。产业发展增收入。黄家河村的种植业主要以种植魔芋、前胡、核桃等经济作物为主,通过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采取集中采购、培训等方式,发展贫困户种植药材410亩,户均近4亩;种植魔芋232.3亩,户均2亩。户均增收万余元。政策补贴惠民生。通过政策宣传,全面落实教育、医疗等政策保障,在保证提高年收入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教育、医疗费用,目前全村医疗和教育等政策性补贴均已落实。同时,通过小额信贷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累计达117万余元。殊办法保收入。针对特殊群体,黄家河村设置了护林员等多个公益岗位,提高了脱贫边缘群体的收入,保证了黄家河村由于缺乏生产资料而造成的最低收入群体的年度收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