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湖北省住建厅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简报第10期

2017-07-21 00:00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者按:在省住建厅召开的“大走访”活动和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李昌海厅长强调:“大走访”活动要克服形式主义,避免作秀之嫌,下一步要加大群众反映问题的整改力度,以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关切。本期,特刊发武汉、宜昌、仙桃等地在问题整改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措施,供各地学习、借鉴和参考。

  武汉:市房管局真心实意惠民生 合力务实谋发展

  武汉市房管局以“大走访”活动为牵引,大抓作风建设,把“情系百姓、致力安居”的房管精神贯彻工作始终,用真心实意的态度、“真金白银”的投入、真抓实干的作风为服务对象多走一步、多做一点、多想一些,获得了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

  一是坚持“四个统一”,增强服务意识,强力推进作风建设。该局把“大走访”活动与作风建设融合起来抓,聚焦突出问题,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责任,建立责任清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上“四个统一”的要求,综合运用宣传教育、干部素质培训、业务技能大赛,树立正面典型、强化监督问责,切实推进作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持有经济适用住房资格证的市民黄女士,在办理缴纳经济适用房购房款手续时,发现自己因年过六十岁而无法贷款。市房管局与硚口区房管局共同协调处理此事,在重新收取相关资料核实、多次会商之后,在规定时间内为黄女士重新办理了与其儿子为共同持证人的经济适用住房资格证,帮助其顺利购买到经济适用住房。黄女士给市房管局送来了一面写着“扶贫帮困,党恩浩荡”的锦旗,感谢其知民情、解民困,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情怀。

  二是提高凝聚力,促进规范化,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年”工作中,抓好阵地建设,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把经常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促进作风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各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全市“双万双联”活动、全省住建系统“大走访”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31家企业、29个社区、106户困难群众开展走访调研,利用《长江日报》“城市留言板”栏目和房产咨询热线、投诉热线等平台,收集意见建议和投诉问题,分析查找群众声音背后困扰房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是提高思想认识,查摆整改问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上“补课”,在思想上“充电”,解决了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轻视思想、观望心理和敷衍态度的问题,以思想自觉带动了行动自觉。在查摆问题上出实招,在整改落实上动真格。全力根治“四风”顽疾,狠刹“四风”蔓延势头,坚决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不唱高调,不开空头支票,对常规问题加大力度解决,对遗留问题集中攻坚解决,对新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解决,让群众看到干部作风的新变化。

  宜昌:公积金中心推行贷款“一站式”服务

  宜昌公积金中心针对调研走访中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业务办理跑路多”问题,主动作为、立行立改,创新实施公积金贷款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群众办事距离和时间双缩短,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大走访”活动的开展之实。

  一是整合服务阵地,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坚持系统思维,协调市房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8家委托银行派出业务骨干到伍家岗营业部集中办公。在营业部大厅显眼位置公开公示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理流程和受理窗口,安排专人做好前台咨询,引导办事群众在对应窗口“一条龙”办理签订借款合同、签订银行借据等手续。原本要跑2到3个单位才能办完的业务,压缩到在1个大厅就能全部办结。

  二是优化业务流程,让群众“只跑一次路”。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针对贷款业务中期房预告登记证办理时间长达15日、等待时间较长这一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在不触碰相关法律红线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支持,在全国公积金系统首创推出“宜昌城区(不含夷陵区)公积金期房贷款预告抵押一次性办理”措施,即将“先办预告登记证,15日后登记证再办预抵押登记等其他证件”调整为“受理当日一次性办完预告登记、预抵押、期房转现房、现房抵押等四项业务”,把业务办理的等待时间从15日压缩到最快40分钟,实现了群众办事“至少要跑2次营业部”到“只跑一次路就能领到贷款”的转变。据估算,此举措每年可为办事群众节约交通支出100余万元。

  三是实现数据共享,让群众“只凭一张单”。坚持“互联网+”思维,通过多方协调,把委托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房管部门房屋信息查询系统、国土部门不动产登记管理系统等系统接入宜昌公积金业务信息系统,实现系统直连、数据共享、信息互认。通过信息共享互认,将办事群众“要在不同部门申请办理多个凭证”简化成“只凭一张抵押受理单”即可办结贷款申请业务,让“群众拿着单子在外面跑”变成“系统装着信息在内部跑”,免去了办事群众“带着一沓单子还办不成贷款”的苦恼。

  仙桃:市住建委回应期盼 着力治理“城市病”

  在“大走访”活动中,走访对象对黑臭水体、城市“看海”、路面破损等“城市病”反映较多。为此,仙桃市住建委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全市城市市政工程的重要内容,着力补齐设施“短板”,积极构建宜居宜业环境。

  一是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了“两河、两卡口、两疏”工程建设(两河:仙下河、汉南河截污改造;两卡口:打通沔街大道西延至城西污水处理厂管网、黄金大道一中至叶王路污水管网西处关键卡口;两疏:四清河、城乡渠排水管网疏淤),建设或改造污水管网61.85千米。截至目前,两河工程完成仙下河、汉南河、肖杨河截污方案制定,完成汉南河截污管网建设750米、仙下河钱沟路至何李路围挡;两卡口工程完成污水管网建设12千米;两疏工程完成城乡渠全段3500米疏淤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按需布局”的原则,结合城区各区域渍水程度,启动城区8个泵站建设改造工作,目前,流潭社区泵站建设、牛路沟泵站改造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对城区主次干道排水设施进行排查、清理,完成排水管网疏淤10万米,疏通雨水井1800座,雨筛2700座。

  三是大力实施城市道路修补。启动实施了沔街大道西延、锦瑞路南延、袁市路、报社路、学府路等城市“断头路”建设,维修沿河大道、复州大道、何李南路、青年南路等城区主干道破损路面2.9万平方米。

  四是着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海绵型绿地、海绵型公园建设。先后启动了14项道路绿化工程,完成荣怀周边道路、丝宝北路、五乐台大道绿化建设改造,沔洲大道完成工程量的70%,仙胡线完成80%,仙洪线完成60%,新增绿地面积120万平方米,所有绿地全部按海绵城市标准设计,建成下凹式绿地,选用透水建材,达到蓄渗和缓释作用。同时,启动了城区五大公园建设,完成了杜湖公园、黄潭湖公园、仙东湿地公园、沔州大道森林公园、前通河公园方案设计工作,前通河公园已完成工程量的62%,建设中尽量维持原有生态环境,增加雨水蓄积能力。


    【PDF版本下载】湖北省住建厅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简报第10期.pdf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1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