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开幕 国际建筑师点赞
11月7日,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双年展以“创意无界·融合共享”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院士大师、专家学者、创意城市代表及顶尖设计力量,一场跨越地域与学科界限的设计盛宴在江城举行。
行走在展馆内,设计与科技的融合无处不在。在“人工智能创意设计展”,观众正与由千亿参数大模型“紫东太初”驱动的数字人流畅对话,亲身感受人机协同创作的美学魅力;不远处,《再绘・张居正》数字剧场里,环绕LED屏与立体全景声将历史“复活”,引来阵阵惊叹。
从集结了红点、iF等300件国际大奖作品的“工业设计获奖作品展”,到展示武汉滨水智慧与桥梁科技的“城水共生设计展”,七大主题展区共同勾勒出设计赋能未来的清晰路径。国际设计理事会前任主席大卫·格雷斯曼感慨:“展览呈现了武汉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上,正按照最高标准进行投入和建设,以及卓越的设计能力和城市竞争力。”

数字文物VR体验
“这是我第五次来到武汉参与设计双年展。”西班牙建筑师洛伦佐·巴里奥努埃沃介绍,“十年前我第一次来时,武汉只有两条地铁线。如今,一座座跨江大桥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是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缩影。”他特别赞赏武汉对老建筑的活化利用,“武汉改造旧厂房、赋予新功能,而不是一拆了之,可以说武汉是城市发展的世界典范,值得市民引以为傲。”
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代表康纳·约瑟夫·墨菲认为双年展为两座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对话平台。“我们探讨如何让文化真正服务于市民,激活城市活力。武汉的设计实践,尤其是在社区层面的微更新,给了我很多启发。”

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展览现场
本土设计力量同样在现场大放异彩。开幕式上,2025年武汉国际创意设计大赛(金黄鹤奖)与2025年国际街区挑战赛颁奖仪式同步举行。刚刚凭借“平和坊打包厂改造项目”夺得“金黄鹤奖”一等奖的UAO瑞拓设计总监刘小玲介绍,团队通过提炼茶砖、帆船等历史元素,以“轻介入”的手法带动了整个街区的活力。“武汉设计双年展是我们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窗口,这里的创意机制正长效孵化着‘武汉设计’这个IP。”
开幕式不仅是荣誉的授予,更是未来合作的起点。活动现场,8家企业签约入驻全国首家“武汉市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行业领军者与新生代团队将携手打破边界;4个“武汉产教融合项目”正式发布,打通产学研壁垒;“武汉设计创意联盟”正式授牌。这座拥有50余所设计高校、超50万名从业人员的“设计之城”,正凝聚合力,构筑协同发展的新生态。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总规划师何梅表示,作为国际创意城市网络中的“设计之都”,武汉致力于打破行业壁垒,让多元设计思想在此交织共鸣,驱动城市进化。

第八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展览现场
据悉,武汉设计双年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网络的重要活动之一,目前已连续举办七届。本届双年展主会场设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并在蔡甸区沉湖国际小镇设立分会场,将持续至11月13日,免费向公众开放。其间,多场平行会议、学术交流及“设计师之夜”等活动将陆续登场,继续这场关于设计与城市未来的无限畅想。

沉湖国际小镇分会场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