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专家学者齐聚武汉,探讨湖北城乡历史文化保护

2023-10-18 17:30 来源: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10月15日上午,第十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圆桌会议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蔡鉴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会议主题为湖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讨会。各界专家和领导齐聚一堂,以湖北省城乡历史文化如何保护、如何传承为切入点,共同讨论湖北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在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应对的策略。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龙宁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湖北省历史文化与山川形胜》《湖北省历史文化保护体系规划编制思路》两个专题汇报,专家针对湖北省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国内经验、地方问题等系列议题进行自由发言。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潘安

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潘安会长肯定了湖北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现有的成果,提出了对湖北文化传承未来发展可能性的一些思考指出云梦泽与湖北山河文化遗迹间的关系、找到人类活动的可能性、沿江城市的空间变迁问题等,都是湖北亟待研究的课题。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龚胜生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提出三个关键词,首先是保护,保护历史文脉以及承载的地脉和运作的人脉;其次是特色,强调湖北的农业遗产、水利遗产、革命遗产等突出特征;最后是发展,将遗产点和线、面结合,走向区域。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 丁援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丁援副总规划师认为湖北历史文化深厚,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学会结合城乡语境、民生文本等,尝试从学术话语到政策话语的转化。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主任 朱祥德

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朱祥德主任指出利用也是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重视地方经济发展,使优秀的历史遗产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意义,才能更好地树立人民的文化自信。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万艳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万艳华教授认为湖北省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应该在文化地理、历史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交通地理学的视角陆路、水路交通的联系对于湖北而言意义重大。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何依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依教授指出,面对历史零散化、模糊化的现象,如何将文化遗产进行关联很重要,需要从个体走向区域为过去的事情提供完整的历史文化语境。

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龙宁

龙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她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五个关键词:

第一是梳理价值厘清各个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最值得保护的文化价值和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是保护载体要让文化在山水、建筑、街区、城乡中有迹可循,可感知体验。

第三是活化利用要带动群众和市场主体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进行多元的活化利用。

第四是讲好故事挖掘并阐述好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让年轻人爱上城市的历史和有历史的城市;第五是支撑发展,古为今用,让优秀历史文化增强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独特魅力。

龙宁表示,未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各方在探索的道路中共同积累经验,并不断沟通交流,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流传、熠熠闪光!

会上,襄阳市、荆州市、随州市、黄石市、黄冈市、鄂州市、荆门市、钟祥市、当阳市、恩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分管领导分别对所在市的城乡历史文化特色及价值作了提炼和梳理,分享了所在市城乡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提出现阶段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未来湖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期许。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