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畅通“城市血管”雨污“各行其道”
畅通“城市血管”雨污“各行其道”
——城区雨污分流治理扫描
地下排水管网是保障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如同人体的血管系统,既有承担枢纽功能的“主动脉”,也遍布着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其健康畅通直接关系城市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仙桃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突出内涵式发展主线,将雨污分流改造作为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一场聚焦于“地下”的系统性工程正全面纵深推进,不仅逐步破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生态治理难题,更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焕新了民生面貌,为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安全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混排到分流 管网藏着民生温度
9月22日,城区沔阳大道何李路至大新路管网改造施工现场,宽阔的道路经铣刨后正在湿水养护中。地表之下,施工班组在道路两侧新建了直径2米的雨水箱涵和0.8米的污水管网,提高道路排水能力。
沔阳大道是老城区一条主干道,周边商户云集、车水马龙。但因道路建成时间早、设计标准低、排水设施不完善,梅雨季节容易产生积水内涝等问题,加上地下管网容量有限导致污水漫溢,实施雨污分流迫在眉睫。
什么是雨污分流?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供排水办负责人杨华介绍,简单来说,就是将雨污混流的管道变为两条管道分开输送,让雨水入河,污水则收集到污水处理厂经净化达标后再排放,既可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和污水处理效能,又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施工难点在哪?过去地下管网建设不完善,且错综复杂、施工面广,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为这座城市进行一场深度“手术”。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采取精细化施工方案,针对城区管网存在短板的路段,今年总投资2.1亿元,计划改建14.7公里地下管网,通过抢前抓早、多点作业、分区分段、交叉错峰,加快推进整体施工进度,尽量降低对市民生活影响。
“今年汛期还在这里冒雨排水,水深漫过小腿,管网修好后不用再下雨看海了。”暴雨抢排的经历督促沔阳大道项目改造负责人韩志红在施工中严抓各项工序。当项目进入收尾阶段,他又忙着协调70多名工人为刷黑做准备,抢在国庆前夕恢复道路正常通行。
眼下,以沔阳大道为代表的主次干道正在悄然焕新。大新路、共青路、文卫路等道路管网改建完工,完成雨污管网建设改造12.6公里。
重点项目加速 雨水泵站建设火热
在改造现有地下管网基础上,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还铆劲建设雨水提升泵站,补齐城市排水设施短板。
位于和平路与仙下河交接处西北角的龙华山雨水泵站刷新进度条:泵站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成,闸门及5台水泵完成安装,现在正处于装饰装修、机电安装阶段。项目负责人冯刚辉介绍,计划于国庆期间对泵站进行试运行。
龙华山雨水泵站及其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是城市重要的防洪保安工程。这是仙桃市在城区肖杨河提升泵站、城西雨水泵站之后,于城东新建的一座雨水泵站。
泵站投用后将仙下河以北、钱沟路以东、和平路以西区域约7.8平方公里的雨水进行收集,届时泵房5台高压水泵可以同时运行,以设计流量每秒20立方米的速度提升至仙下河,将有效解决城东片区的道路渍水点,畅通雨水收集排放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缓解城市内涝。
走进城西雨水泵站,工作人员正在对重点部位巡查检修,越是节假日来临,越要栓紧安全生产“阀门”。
城西区域地势低,加上以前管网布局不完善,每逢雨季易积水,影响市民出行。该泵站于去年建成投用,可覆盖通顺河以东、复州大道以南、汉江路以西、黄金大道以北区域,收纳雨水面积约7.32平方公里。
泵站稳定运行一年来,城西道路排水能力明显提升,在今年汛期强降雨中,以往易涝点的积水时间大幅缩短。附近居民董关姣对泵站带来的生活改变感受深刻,“之前最怕下雨接送孩子上学,现在路上排水快,出门不用再蹚水了。”
配套设施提质 污水处理升级扩容
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了要求。住更、城发投等部门协同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共同描绘一幅宜居宜业生态图景。
9月23日,仙苑污水处理厂扩建改造及配套管网工程现场,机械设备已进场打桩,机器轰鸣涌动着建设热潮。
仙苑污水处理厂扩建规模为日处理污水2万吨,配套建设两座污水泵站。此前的污水处理站为仙苑酒店配套设施,随着周边楼盘开发、袁市村乡村游深度融合,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技术工艺滞后等矛盾日益凸显。
“今年9月,仙苑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工期计划两年,建成后将周边袁市、欧湾、双龙等村的污水管网接入厂区净化排放,还可为附近小寺垸社区提排污水,服务4万多人生产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超介绍。
另一边,城西污水处理厂改扩提标及配套设施工程现场同样如火如荼。该工程对城西污水处理厂现有处理设施进行改造扩容,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由每日4.5万吨扩建至每日6万吨。
站在池上往下看,8米深的处理池呈不规则分布,工人们扣紧安全绳站在脚手架上安装墙体防护板,现场井然有序。
“目前一体化生物池主体已完工,设备安装率达80%,预计十月中旬可通水,出水水质执行一级A出水标准。”现场负责人柳奇介绍。
以前,城区污水主要汇入城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随着城区南扩、产业园布局,进厂污水量增多,易发生污水管网分流不及时等问题,城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可有效分担其工作压力,加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效率。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供排水办负责人杨华介绍,明年还将启动前通河污水处理厂建设,当前正在抓紧用地报批、招投标等前期筹备工作。
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正从管网改造的“单项工程”升级为城市更新的“系统解法”,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城市安全底座,推动城市颜值焕新、绿色转型、治理增效,助力仙桃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加行稳致远。(张钰)
来源:仙桃日报(2025年9月26日第02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