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地下空间确权登记改革取得突破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地下空间是一种宝贵资源。过去,这些资源长期处于“模糊使用”状态,权属不清晰,难以进行市场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随着2025年8月28日荆州市颁发全省首本地下管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荆州在地下空间确权登记改革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随着多年发展,荆州市城市出现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和地下管廊等多种形态的地下工程,面广量大,如何明确这些地下空间的权属问题亟待解决。今年来,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等部门积极探索,根据自然资源部2024年7月发布的《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出台《荆州市中心城区地下管网不动产登记试行办法》,明确了“规划+审批+登记”全流程规范。这一制度创新系统规定了从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施工到竣工验收、确权登记的全链条管理要求,为地下空间产权登记提供了制度蓝本,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
面对地下空间确权这一复杂课题,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主动与住新、测绘、规划设计等部门联动,成立专项工作专班,通过联合开展专题调研与实地踏勘,精准掌握项目实际情况,构建起高效顺畅的跨部门协作机制,为复杂产权界定奠定了组织基础。
地下空间确权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精准界定其权利范围,荆州市充分利用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一难题。不动产登记部门以规划、用地审批结果为底板依据,综合运用《宗地图》《管道纵向断面图》《规划施工附图》等资料,按地下管网的投影坐标、竖向高程和水平投影最大面积确定登记范围。通过精确界定地下管网空间位置和范围,精准完成测绘和地籍调查工作,实现了对地下空间权利范围的精确量化与立体化管理。
此外,改革还体现在“高效办结”之中。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着力优化内部系统设置和办理流程,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专窗,实行“容缺受理”机制。8月28日,高效的流程优化使得同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的9宗地下管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受理当天就完成了首次登记,实现“当日受理、当日办结”。此次登记的地下水管网络总体面积8245.39平方米,为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确权登记积累了经验。
“这次登记让企业产权清晰了,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新机制——以后,地下空间资源也能像土地一样进行市场化配置了。”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负责人龙时元表示,下一步将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形成地下空间确权登记工作制度规范,逐步探索地下管网登记成熟的经验全面推广应用。
随着更多地下空间获得“身份证”,荆州城市地下这一“隐藏的宝藏”将被进一步激活,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马骁、李德刚)
来源:荆州日报(2025年9月15日第A002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