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一张球桌聚人心 一项运动传薪火”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典型案例摘编
老河口“一张球桌聚人心 一项运动传薪火”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的双重背景下,老河口市聚焦“城市中心区体育用地紧张、公益体育教学资源匮乏”的痛点,以“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政策为指引,创新推出“国球少年强,薪火传四方”党员先锋公益教学行动。以“党建引领、资源优化、党员示范、群众受益”为核心,通过组建“党员乒乓先锋队”和“薪火乒乓教练团”,将红色基因融入全民健身实践,打造“家门口的党建阵地”与“15分钟健身圈”深度融合的示范样本。
老河口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党员责任岗”为支点,撬动党建与民生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先锋示范岗”打通赛事组织、技术教学、活动宣传全链条,组建“难题攻坚组”专啃场地协调、需求调研等硬骨头,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执行动能。
党员先锋队以“铁脚板”精神完成2000余份问卷分析,精准定位中山公园、汉江绿心体育公园等高需求场地,推动项目从规划到落地仅用时1个月,跑出“党建+民生”的加速度。这一模式不仅构建起“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更以红色合力破解公共体育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的鲜活样本。
项目创新采用“三问于民”机制(问需、问策、问效),通过线下问卷、社区访谈、实地调研,提炼出“离家近、环境好、设施全”三大核心诉求。
基于此,选定了市区人口密集区的公园,利用林下空间改造原有场地,新增乒乓球台、休憩座椅,配置智能照明系统,延长夜间使用时间,实现运动与生态和谐共生。中山公园通过“自然遮阳系统”改造,实现夏季平均温度降低3到5摄氏度,成为市民“避暑健身两不误”的网红打卡地。汉江绿心体育公园引入智能可视化大屏系统,市民可通过大屏实时查看乒乓球场地占用情况。中山公园、汉江绿心体育公园的部分场地还增设儿童活动区、健康步道,形成“老中青幼”全龄段健身综合体,真正实现了“小场地、大民生”。
走进中山公园、汉江绿心体育公园内,可以看到市乒乓球协会党员会员与城区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正在提供免费的乒乓球训练指导。据了解,老河口市以“党员乒乓先锋队”和“薪火乒乓教练团”为载体,邀请市乒乓球协会的党员会员与城区各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打造“冠军故事课+技能分级教学”双核课程,让青少年在绿荫球场中强体魄、育品格。
“我家孩子一直想学习乒乓球,来到汉江绿心体育公园,这里环境很好,又有免费的教练,孩子非常开心,看着孩子的球技不断进步,作为家长我们也非常欣慰,‘国球进公园’活动真正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正在接受乒乓球训练的小学生张子欣的母亲说道。
小乒乓“转动”大民生,老河口市以“国球进公园”为支点,撬动城市空间更新与公共服务升级,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资源优化、党员示范、群众受益”的全民健身新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更让国球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实现了“一张球桌聚人心、一项运动传薪火”的美好愿景。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5年9月2日6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