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织就城市绿色出行网
科技赋能单车治理
宜昌织就城市绿色出行网
“亲子版”共享单车受到家长欢迎。 市城管委 供图
“以前就想带孩子在江边骑行,这种‘亲子版’的单车太方便了。”8月30日清晨的滨江公园,市民张娟正带着女儿解锁一辆带有安全座椅的共享单车,这辆编号“8200835845”的美团亲子单车,是宜昌发布的首批1000台定制车辆之一。今年“五一”前夕,在由市城管委、市妇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主办,美团单车承办的“典范宜昌 友好‘童’行”亲子车发布暨绿色文明骑行活动上,这些带着童趣设计的单车驶入大街小巷,成为宜昌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宜昌市城管委坚持精准把脉、对症施治,通过“增量、共享、服务”三条主要路径,开展“停车惠民”行动,在解决机动车出行的问题上取得较好成效。其中,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出行作为城市补充交通日渐受到市民喜爱。
绿色低碳,市民出行更便捷
扫一辆共享单车,在风景如画的沿江大道一路骑行,感受江风拂面,这是游客王昊然今年暑期和朋友在宜昌旅游时最惬意的“打卡”项目之一。“现在许多城市都有共享单车,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遇记’。”王昊然说。
共享单车的便捷与绿色价值,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不同市民群体的日常。
凭借“随用随骑,随停随锁”的特点,共享单车不仅方便旅客观光游玩,还成为许多上班族通勤首选。“公司距离家大概2公里,打车不划算,走路又太慢,骑共享单车多便利!”家住金缔华城的吴黎红说,她办了一张畅骑月卡,每天骑着共享单车上下班。对她而言,这不仅是节省了交通成本和时间,更是将一段原本可能枯燥的路程,变成了每日可控的轻度锻炼和低碳贡献。
从家长带着孩子安心骑行江畔,到游客轻松打卡城市风光,再到上班族高效低碳通勤,宜昌的共享单车以实实在在的便捷性,编织起一张覆盖全龄段、多场景的绿色出行网络。上千辆穿梭于街头的“轻骑”,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宜昌市民践行低碳生活、享受城市便捷的生动载体。
多方协同,城市治理更完善
在共享经济浪潮的推动下,市城管委引进共享单车,以此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在方便公众出行的同时,共享单车也迎来一些困难和挑战,检验着城市治理的效能和成色。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近期,市城管委市容停车管理中心联合美团单车推出了“随手扶”等免费骑行获取活动。当市民在路面发现共享单车占道、倒伏、停放不规范等现象后,可通过美团单车小程序或APP进入后台,点击“市民共治”模块后按提示操作,拍照上传现场车辆倾倒或违停占道的照片,即可免费获得骑行券,7日内有效。
同时,市城管委还按照“集中停放、整齐有序、方便群众、保障畅通”的要求,开展了人行道非机动车停车框线规范化整治。清理了不符合要求的非机动车停车框线,同步新增施划及补划模糊不清的非机动车框线,强化日常单车停放秩序巡查管控,引导车辆定点有序停放。截至目前,市城管委在学校、医院、商圈等人车聚集区域,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已合理施划了1278处清晰可见的非机动车停车框线。
为引导用户规范骑行,市城管委搭建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全市单车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该平台,可以精准识别潮汐需求点位和淤积点位,进行快速车辆分流,维护路面秩序。“电子围栏”技术,用户停车时,共享单车APP会引导其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
为了确保车辆运维的高效与有序,作为宜昌主要的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之一的美团单车安排了数十人的运维团队。路面维护人员又分为固定岗位和机动岗位,固定岗位人员负责商圈、车站、滨江周边电子围栏分色摆放,引导消费者有序分色停放,淤积点位及时通知机动人员转运;机动岗负责区域范围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范围内共享单车秩序的巡查规范及分色摆放。(郑璐、杨露)
来源:三峡日报(2025年9月2日第A5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