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遗爱湖公园 一片湖提升一座城
“何武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千年前,苏东坡赠别黄州太守徐君猷,写下《遗爱亭记》;千年后,黄冈市民感受着东坡留下的文化,自发进行保护与传承,此正谓之“遗爱”。
漫步黄州,苏东坡遗风今犹在。步入遗爱湖风景区,遗爱清风、临皋春晓、东坡问稼、一蓑烟雨等“遗爱十二景”分别取自苏东坡词赋之佳句,千载文韵,宛若天成。公园内,有不少前来休憩游玩的居民。跑步、骑行、放风筝……松弛感拉满。
遗爱湖,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明珠”。
作为黄冈市城中心的生态新地标、文化地标,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悄然点亮了这座千年古城,为其赢得一城湖水半城春的美誉。
12年胼手胝足——臭水湖蝶变城市“绿肺”
3月,春日的遗爱湖公园内游人如织,乐享东坡遗韵。
很难想象如今的城市客厅,曾是荒芜一片、污水横流的臭水湖。历时12年,黄冈人民用“绣花功夫”,把荒湖变成生态明珠。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黄州城区工业化进程加快,遗爱湖每年不仅要承接沿湖上千家大小企业工业废水外,还接纳了黄州城区23万人生活污水的直接排入,水质持续恶化,受到严重污染。
“那时湖很臭,污水横流,夏天没人敢开窗户。”沿湖居民方先生回忆当年情景仍不禁皱眉。
水是黄州之灵魂、城市之命脉。2006年8月,为了改善市区生态环境,黄冈市委、市政府作出保护治理遗爱湖的决定,专门成立遗爱湖保护治理建设指挥部。
次年,遗爱湖保护治理工程被列为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至此,遗爱湖建设全面启动。
经过总体规划、分区详细规划、各景区设计,按照“先西湖后东湖,西湖先东线后西线”的建设顺序和“一环、两片、五区、十二景”空间布局,快马加鞭,有序推进。自首个景区遗爱清风景区始,临皋春晓、琴岛望月、红梅傲雪、东坡问稼等景区先后建成开放,遗爱湖公园撩开神秘的面纱,如“清水出芙蓉”般惊艳亮相。
按照水质治理与景观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遗爱湖沿线先后搬迁、关停一大批企业,拆除周边十几家养殖场,先后铺设排污管网12公里,封堵排污口48处,清挖湖底淤泥50万立方米,生态护岸29公里,铺设游步道59公里。
2013年,遗爱湖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6年,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12月,标志着遗爱湖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公园建设馆正式开馆迎宾。
经过12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座污水横流的臭水湖华丽“变身”为一座面积达5平方公里、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之一。
如今,对遗爱湖的改造提升仍在继续——
黄冈市城管执法委、遗爱湖管理处相继启动设施设备维修设计、施工、后期服务项目,下足功夫提档升级:投入1200余万元,打通公园内部主干道上5个堵点,新修2000多米内环线,实现内环全线贯通;对遗爱清风原有两个音乐喷泉进行升级改造,对江柳摇村、水韵荷香景区210平方米花境花雕进行打造,在水韵荷香风情街沿线新增栈道喷泉,建设水上喷泉;先后改造升级6个旅游厕所……市民们安全休憩、舒适游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极大增强。
“颜值”“气质”同步提升——百姓心坎上的文化民生工程
遗爱湖,滋养的是城市灵气,幸福的是一方百姓。
对遗爱湖的改造不仅清了这片水,更活了一座城。
以湖为中心,城市的框架完全向东延伸扩展。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大剧院、书城、学校等文化设施依湖而建,古城黄州的面貌因此彻底改变。
3月16日,春风轻拂遗爱湖,湖光潋滟之际,更添一份明媚与诗意。“天气暖和,带着小孙子出来晒晒太阳,补补钙。”黄冈市民熊先生笑着说。
随着东坡庙会“踏青季”的到来,四处可见身着汉服的年轻人结伴游玩,亲子家庭在步道上休憩散步,摄影爱好者用快门定格美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园图。
遗爱湖,以其愈发鲜亮的生态底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健身、举办活动的好去处,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幸福感。
2021年1月1日,一艘造型新颖的游船载满游客,在微波粼粼的遗爱湖上悠闲畅游。当日,遗爱湖内环贯通暨东坡外滩码头游船首航启动,遗爱湖公园真正实现了景区内环道路无障碍通行。
总里程8.75公里的遗爱湖内环贯通项目,是遗爱湖公园路网规划中全线贯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市民和游客游园的满意度。
今年,黄冈市委、市政府又进一步提出,从市民需求出发,围绕遗爱湖启动城市绿道试点,提升城市功能,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共享滨湖绿地。聚焦赤壁、安国寺和遗爱湖3个片区,统筹文旅产业、城市更新和基层治理,疏通景区进出通道和片区连接通道,用景区思维改善周边环境,让遗爱湖这个“城市客厅”能更好地容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城市客厅品质不断提升、功能也不断延伸。每年冬日,遗爱湖红梅傲雪景区的梅花竞相绽放。2023年,黄冈以“梅”之名,用满城绯红笑迎四海宾朋,推出文艺演出、国潮快闪、欢乐马戏、青梅煮茶、梅园宝贝、行摄梅影、美食购物节等系列特色活动。
为让遗爱湖公园季季都精彩,公园季季有主题,积极打造文旅消费集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了东坡庙会·春节季、东坡庙会·2023湖北省龙舟公开赛(黄州站)、东坡庙会·2023五一季·国潮啤酒节等系列东坡庙会活动,让千年文脉化作可触可感的烟火气。
2024年春节期间,遗爱湖公园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高峰期每日游客达8万人次。
此外,遗爱湖美术馆“奋进新征程 礼赞新时代”黄冈市书画联展,累计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建设馆、纪念馆等9大展馆参观游客络绎不绝,每天都达到了最大接待量的80%。
依托这一公共城市活动空间,遗爱湖公园一次次“圈粉”游客,让流量变留量,公园入园人数、旅游收入、人气活力持续刷新历史新高。
播撒千年遗爱——打造世界级东坡文化主题公园
黄冈被称为“百湖之市”,人与湖结下不解之缘。
如何建设“水城一体”的宜居大城?答案就藏在探索遗爱湖湿地保护与城市发展双赢之路的实践中。
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提出:黄冈将坚持以文塑城,发展全域大文旅、打造世界级东坡文化聚集地;以文化人,吸引全国游客来黄冈观光旅游消费;以文兴业,积极承接各类文化产业。
“我们将依托文化资源,‘以文彰旅’打造世界级东坡文化主题公园,打造集旅游观光、文化传承、休闲体验、健康养生、商业娱乐于一体的景区公园。”黄冈东坡文化旅游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林期冀,推动东坡文化深入城市肌理、融入百姓日常,推动城市客厅全方位升级。
为持续擦亮遗爱湖公园这张城市名片,黄冈不断激活其公共开放、生态、商业、文化属性,以遗爱湖公园优秀的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为基础,以东坡遗爱为文化特质与“新业态”相结合,让东坡文化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
瞄准本地市民、武鄂黄黄都市圈、东坡粉丝群体等,塑造“江柳摇村”等精品景区,主打“东坡”“中医药”“梅花”,形成“东坡三宝”感知体验街区、 中医药文化体验街区、“梅园”赏花景区。
未来,遗爱湖公园将新建一个游客接待中心,打造文化游、观光游、亲子游、水上游等主题游,共计18个项目。岸上,同步打造东坡大型会演厅、东坡户外小剧场、东坡故事VR馆,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东坡遗爱。
同时,打造中医药延伸产业区、中医药技术体验调理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区,让游客可体验中医问诊及药膳、了解中医药文化、品中医养生茶,增加互动体验感。
引入多元商业业态、构建消费新场景,东坡集市、美食街、戏院、花店、夜市、民俗街将成为下一个文旅“顶流”,助力遗爱湖公园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东坡文化活力区。
从“面子”到“里子”,从“硬件”到“软件”,黄冈以巧思重塑城市品格、用行动雕琢城市品质,将东坡基因融入城市肌理,让遗爱湖公园成为黄冈人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来源:湖北日报(2025年3月27日 第T02版)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