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

国务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长者专区| |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市州扫描

咸宁:稳步推进安居宜居

咸宁:稳步推进安居宜居

2024-08-12 10:22 来源: 咸宁日报

住有所居,是最重要的民生之一。

近年来,咸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建设和物业服务提质升级,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居住品质,让更多市民住得更安心、更舒心。

老旧小区改造

循序渐进实现“安居”

7月17日,走进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汇泉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多姿多彩的休闲广场、盆景丰富的共享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小区从“老破差”到“新绿美”,“颜值”大幅提升。

汇泉小区,原本由六个分散的单位小区构成。改造前,这六个小区被围墙隔开,各小区内部道路坑洼不平、车辆随意停放、私搭乱建现象普遍。

去年5月,小区改造正式启动,施工设计单位、小区单位负责人、小区党支部成员及居民代表反复协商,力争让老旧改“改到居民心坎上”。

“原来我们小区一下雨就积水,但前几天下那么大的雨,我们这里一点积水都没有。”汇泉小区居民胡帮说,如今围墙拆除、路面刷黑,还新增了100多个停车位、2个健身小广场,小区环境大变样。

围墙被打通,居民还可以在社区居家养老指导中心共享幸福食堂、活动阵地、养老床位等服务项目,生活品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我老伴有气喘,每次上下楼梯都要歇好几次,加装电梯后,出行再不愁了。”在咸安区浮山街道梅园社区电力机关小区,71岁的居民余凤云对小区加装电梯赞不绝口。

电力机关小区始建于1996年,目前居住的老年人较多。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去年底,小区居民又共商共谋加装电梯事宜。目前,加装电梯已有半年多,业主们都觉得出行更方便了。

随着老旧改工程的实施,一栋栋老楼房重获新生,一个个温情满满的新小区构建成形,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也切实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记者了解到,2019—2023年,像汇泉小区和电力机关小区一样“旧貌换新颜”的老旧小区,全市共有688个,惠及居民13万余户约40万人。今年省定咸宁市目标任务434个,已全面开工,其中已完工23个。

完整社区建设

脚踏实地推进“宜居”

出门就有菜市场、理发店、便利店;附近体育中心、足球场、门球场等可以跑步健身;社区还定期组织中医保健、法律咨询、艺术插花等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如今,居住在咸安区梅园社区的居民,充分感受到了完整社区建设下,生活的“蝶变焕新”。

“社区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读书看报、跳舞健身、看管孙子一样没耽搁,生活更舒心了。”已经在梅园社区祥和苑小区生活了近20年的郑芬感慨。

梅园社区党委书记段永玲介绍,这几年,社区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实施,小区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特别是入选全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单位后,充分利用闲散资源,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如今,社区内有幼儿园、托儿所、2处养老服务中心和1处老年护理院,多个便利店、超市和便民商业网点,还有篮球场、门球场、足球场等体育休闲场地等,更好满足居民上学、就医、养老、购物、吃饭、休闲娱乐等多元化需求。

“依托智慧化试点资源、片区化设计建设,梅园社区正逐步实现智慧管理。”咸安区住建局公用事业办负责人张炜说。

数字赋能,服务精准又精细。

“在智慧试点小区,如果独居、空巢老人长时间没出家门或者长时间没回家,我们能第一时间收到预警,及时派人上门查看。”段永玲介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社区居民可享受更精细的服务,社区老年人可享受更精心的照护。

自2023年咸宁市启动全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市城区已有4个城市社区达标。截至目前,新增文化休闲场地179片30091平方米,体育健身场地215片35120平方米,公共绿地、口袋公园167片28146平方米,健身步道慢行系统8.37公里,停车位2540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302个、非机动车充电桩1987个。

 物业服务提质

  久久为功致力“乐居”

“通过参观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怎样处置,这对我们来说,既实用又重要。”7月7日,咸安区浮山街道书台社区书华城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当日,浮山街道书台社区携手咸宁市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组织辖区内50余人的物业团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基地参观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及物业团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能力。

近年来,咸宁市持续开展住宅小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市住更局印发《全面加强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的通知》,联合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提高进小区检查执法频度。

同时,作为全省首个进行全域性“红色物业”标准化建设的城市,咸宁市起草《咸宁“红色物业”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建设实施方案》,以“环境改善、机制建立、服务提升、居民满意”为总目标,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严管理、优服务”的工作思路,推动物业服务不断优化。

   “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市住更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市不断创新“红色物业”监管体系,通过物业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物业服务等级第三方评定、市场准入机制建设、“红黑榜”监管机制建设等,推动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已对216家物业企业建立企业诚信档案,记录守信失信行为信息共计168条,限制违规企业参与公开招投标47次;完成市城区198个专管型小区服务评定工作,其检查评定结果正陆续在小区公开;公开曝光“黑榜”问题企业15家,强制清退问题企业7家。(焦姣、夏正锋、佘娟、李俊)

来源:咸宁日报(2024年8月12日第01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