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标定总站召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案例指南(征求意见稿)》专家评审会

11月6日,省标定总站组织召开《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案例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专家评审会。《指南》的发布系我省继发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GB/T 50500—2024)及计算标准应用与实务》后,在全国首创的又一工程造价改革实践成果,是我省主动作为、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工程造价从静态定额管控向动态市场调节转变。
会议邀请多位行业企业代表及专家参与研讨,与会代表围绕《指南》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重点就案例结构的合理性、计价方法的适用性、风险提示的完整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省标定总站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指南》,以“清单计量、市场询价、自主报价、竞争定价”为核心的新型计价模式,推动工程造价从静态定额管控向动态市场调节转变。《指南》突出体现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市场询价为核心,强化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真实反映供需变化。二是深化数据运用,依托数据资讯应用,激发数据活力,提升要素价格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三是注重技术与商务的融合,通过典型案例示范,强化造价与施工方案、合同管理的协同,提升项目全过程管控能力。
省标定总站主要负责同志指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 50500-2024)已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最高投标限价编制迎来了重大变革,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指南》编制意义重大。一是推动计价模式平稳转型。将国标中的“市场化方向”转化为我省可落地的“市场化路径”,引导全省工程计价模式从“定额依赖”向“市场主导”平稳过渡。二是化解风险争议。聚焦常见工程类型,通过案例明确“以项包干”措施费的具体范围和风险边界,从源头减少“包干内容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问题。三是保障限价编制准确性。通过系统梳理多元数据资源、明确适用场景、建立数据准确性校验机制等方式,解决“数据选用混乱、准确性难校验”的问题。四是助力国有资金投资效益提升。通过规范指引,为我省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构建“标准化、可追溯、可管控”的限价体系,化解“国有资金项目限价失控”风险,
下一步,省标定总站将持续跟踪改革实施情况,及时更新完善相关内容,适时发布实施《指南》,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提供学习资料,为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提供技术指引,全面提升计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操水平,着力推进工程造价市场化改革。
相关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0743
